2021年12月18日,北京中间艺术基金会资助的北京中间美术馆举行隆重的十周年庆典,在多位艺术界与文学界师友与同仁的见证下,庆祝十岁生日。2011年12月,中间美术馆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注册,成为一个非营利性的当代艺术机构,并于2012年搬入新馆。秉承着对社会公共文化和艺术生态的强烈责任心,中间美术馆在北京中间艺术基金会的长期支持下,稳步专注地进行美术馆的专业建设,逐渐发展成为在中国和国际领域具有明确的学术立足点和较强研究策展实力的当代艺术机构,在艺术界与学界颇具影响力。
当天,北京中间美术馆举办“新文化的射程——历史综合如何可能”工作坊,邀请了中国现代文学界多位中坚学者与年轻学人,围绕近年“新文化”研究的新思路与新动向进行研讨,“以思庆生”,这也充分彰显了中间美术馆一直乐于与学界、艺术界的创作者、思想者与探索者同行的价值取向。
“新文化的射程——历史综合如何可能”工作坊合影
左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李浴洋、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北京中间艺术基金会执行理事黄晓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孟庆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季剑青、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夏晓虹、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袁一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宋声泉、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王东杰、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丽华、清华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袁先欣、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静
黄晓华致辞
当晚6时半,嘉宾如期而至,中间美术馆的十周年庆典在中间剧场多功能厅拉开帷幕。北京中间艺术基金会执行理事黄晓华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李睦教授、中间美术馆首任馆长袁佐先生、现任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女士与中间美术馆老员工郭菡君女士先后致辞。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黄晓华先生回顾了中间美术馆创立的历史,并感谢诸多艺术家和机构对中间艺术区与中间美术馆十多年来的关注与支持,多位参展艺术家也在当晚再次相聚中间。他还细数了两件令他印象深刻的创作,其中一件是2011年艺术家吴啸海利用中间艺术家工坊顶层的钢桁架,以竹编及彩色棚纸创作的幻象黑洞《是真的吗?》。2012年搬入新馆后举办了开馆群展,四十余位居住在美国的艺术家及中国艺术家参展。展览中包含了艺术家甘道夫与尼古拉的作品《在云端》,这件作品诞生于北京当年特大暴雨期间。在黄晓华先生看来,这是一次契合中国本土的创作,它预见性地揭示了中国城市建设与治理的问题。
是真的吗——吴啸海个展
甘道夫·加万与尼古拉·洛佩兹的作品《在云端》
袁佐教授回忆当年能举办这样大规模的跨国艺术合作,并进行雄心勃勃的委任创作,在北京实属少见。他曾与黄晓华理事探访多家在美国的艺术机构与美术馆。回忆起与黄先生美国自驾调研,他笑称当初曾有艺术家不相信如此朴素低调之人竟会支持并开展旷日持久的美术馆事业。李睦教授坦言中间美术馆是自己灵魂上的归宿,他人生中最好的年华是在中间艺术区度过的。当他初次来到这里时只有废旧的厂房,野草丛生,但他已坚信在未来这里会完全不同,而到了今天美术馆的发展已比他的预料还要更好。现任馆长卢迎华则表示,她之所以能在中间美术馆“术业有专攻”,充分地践行她所理解的专业的当代美术馆应该有的实践,让中间美术馆展示出一个专业的、严肃的美术馆应该有的样子,这与创立者,赞助人对于美术馆事业的理解分不开,与他们基于让专业的人做专业事的理念所建立起来的由基金会支持美术馆的良性机制分不开。最后,在中间美术馆工作了十年的老员工郭菡君老师与在场宾客分享了她对美术馆的成长的观察与爱。在她的祝福语中,黄晓华理事、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李睦教授、袁佐先生、卢迎华馆长一同切蛋糕庆祝,美术馆理事们及众人合影留念,共同祝福中间美术馆步入少年光华。
左起:北京中间艺术基金会王洪武理事、郑慧红理事、袁佐、卢迎华、黄晓华、郑冬梅理事长、韩旭升理事、马军理事、石生荣理事(秘书长)
中间美术馆是中国自2000年以来涌现的一批民营美术馆中的一员。十年的探索之路使中间美术馆走在了中国民营美术馆专业化建设的前沿。十周年庆典既是一个自我审视与回顾的契机,也是一个表达感谢与共同庆祝的时刻。在十周年之际,我们感谢长期以来慷慨赞助中间美术馆的中间艺术基金会的诸位理事、中间美术馆理事会、历任美术馆人、曾经和正在参与我们的展览和活动的艺术家、策展人与学者、以及为美术馆提供过帮助的每一位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