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内部的抒情:‘新月’展演讲与讨论系列”是“新月:赵文量、杨雨澍回顾展”展期内发起的一系列公教活动,以展览提出的社会主义时期“抒情”和“唯美”性质的创作作为前提,邀请来自艺术和文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创作者参与进来,分享他们各自工作里展开的美学、艺术史和当代文化研究。我们希望通过与观众分享美学和美术的权威框架形成、消散的过程及其过程中产生的裂纹与缝隙,考察权威框架与创作者和创作意识之间的互动,进而探讨这种互动如何在不同程度上粘连和嵌入到时代内部的情境中。这些研究者和创作者的工作,以观看民国、社会主义时期和后社会主义时期包括现主义在内的思想潮流和话语流变为基础,将激发我们从个体、思想和考古的多维角度仔细辨认我们与历史和当下的关系。
“时代内部的抒情:“新月展”演讲与讨论系列(一)”是“临时会议”项目的第一次呈现,期待您的持续关注。本次讲座流程因故有所调整,以如下安排为准:
“临时会议”项目介绍
10:00 - 10:30出生地,你的?美术的?
演讲人:黄静远
10:30 - 11:45
2017年四月,我在广州黄边站的驻留,当时我做的是关于“中国艺术高校教育和当代艺术话语的关系”的调研。六个月后,我参加“西联合驻留项目”,把这个调研地点拓展到了几个西北部城市。正是西北几个城市的特殊环境,让我慢慢看到更大的一个图景:如果一个人,没有特别的背景和条件,但是喜欢艺术追求艺术,那么,这个人会有什么渠道,将走上什么道路,将展现出什么艺术可能性。更进一步的问题是,这种艺术可能对我们同时代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对过去和未来时代的人,对于当代艺术从业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是艺术史的、人类学的、社会学的,但是这些学科里又好像缺少了什么来帮助我们真的看到它。这些经验是个体的、流动的、感性的、偏执的并且非常不稳定,正如艺术本身。
我的讲座将基于我的创作线索和遇到的问题来谈地域和美术的关系。我认为我生活在一个情绪结构和审美结构都相当分裂的当下中国。虽然官方宣言的视觉和文字形态强势存在,但是它们被内化到日常生活里是什么形态,各种人在自己的轨迹如何被动地接受和主动地渴望,我并不那么了解。而以这些具体却且难以平行看待的经验为参照,艺术也需要重新看待它的出生地和“母体”。我也需要再重新看待我的出生地。
黄静远,1979年生于广西。2006年本科毕业于康考迪亚大学艺术系,2008年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她的《不充分的移世》系列以定点创作的形式先后在芝加哥、柏林和加拿大七个省的艺术中心和公共美术馆展出。 2010年回国后,她的作品试图反映中国社会内部以及在和外部对话时产生的各种(自我)矛盾和(自我)隔离。主要系列包括《C城市的那些事》和《各就各位》。有感于社会主义写实审美在面对后网络图像生活时显示出的威力和无力,她有意回到这个历史范畴里,尝试从内部反转写实图像叙述中已有的权力关系。在最近的项目《我和你三部曲》、《模特的邀请》和《我失骄杨君失柳》里,她对社会主义写实的引用不仅不限其为一种绘画语言,一种图像游说方式,还把它和普通人的政治想象力关联起来;从而重组出一种新的广义的写实。作为写作者,她的文章主要刊登在《艺术界》,Artforum中国,Flash Art等相关艺术杂志。作为合作者,她参与了“实践论OnPractice”的前两回,认领了“44剧场”的部分工作。她于2017年七月发起“写母亲”的共同写作计划。
中国早期现代绘画观念转型的内外二重时间与持续“错位”的倪贻德
演讲人:王鹏杰
▲13:30 – 14:45
这个演讲将对中国早期现代绘画观念转型的历史动力与发生方式展开讨论,特别是对这一转型得以展开的内外二重时间逻辑进行描述与阐释。这内外二重时间共同构成了这一转型得以发生和完成的复合时间线索,也是重新理解中国早期现代绘画思想结构的一个认知框架。在这二重时间的逻辑中,诸多现代画家的绘画观与实践策略都不同程度地偏离了长期以来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的主流看法。这类逃逸“历史主线”的个案为重新理解中国早期的文化现代性与绘画思想进路提供了多样的启示。本次演讲选择倪贻德这一重要而有富有争议的个案进行分析,试图通过这一案例深入讨论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化在这一历史时段中的复杂关系。
王鹏杰,辽宁海城人,从事绘画创作、艺术批评、艺术史研究及策展工作。2010年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13年获硕士学位。2015至今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攻读艺术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现当代艺术理论及批评实践、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与思想史。2015-2016年曾获中国青年艺术批评奖一等奖、二等奖;在多种学术刊物及出版物发表十余篇学术文章;部分文章被翻译为英文、法文、德文发表。
洋画与官话
演讲人:许力炜
▲15:00 – 16:15
作为舶来品的西画逐渐走出象牙塔而参与到社会变革与国家意志的活动中去,始于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并开展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建设,至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结成而达到高潮。将西画纳入国家意识形态构建的尝试,经历了漫长的酝酿与准备:这种准备一方面是其学术水平自身的积累,同时更是在等待相适应的社会风气的到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艺术视为纯粹象牙塔的观念仍然占据着优势,特别是在上海和杭州。而南京作为国府所在,不仅是民族主义意识的大本营,也是写实主义-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根据地。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将1937年之后的格局理解为此前未能推行全国的“首都模式”的全面贯彻,因为所谓首都模式,不过是国民政府试图推广全国却一时无力实现的治理策略。
显然,这种参与或者说融合并未随着政权更迭而消亡。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针。随着1946年徐悲鸿执掌北平艺专并延续至建国后的中央美术学院,大批中央大学时期的弟子随之北上,继续着写实主义与国家社会相结合的现实主义道路,并在不久的将来与苏联模式合流,成为参与构建新时期国家美术的生力军。从这条脉络来看,1927-1937年间首都南京的西画生态,不仅是抗战美术前奏和准备,同时也是满清覆灭后的中国现代政治格局下国家与艺术的关系的初步尝试。
许力炜,江苏南京人,他在南京艺术学院获得学士(油画)和硕士(油画)学位,在南京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中外美术历史及理论)。现从事以绘画和写作为主的艺术实践与艺术史研究。
圆桌讨论
黄静远、王鹏杰、许力炜
主持:苏伟、冯兮
▲16:30 – 17:15